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

出自魏晋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拼音和注音

chén 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

小提示:"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词语释义

鞠躬:(动)弯身行礼。②(书)(形)谦恭谨慎的样子:~尽瘁。

尽瘁:(书)(动)竭尽心力(多指为国家民族操劳):~国事|鞠躬~,死而后已。

而后:(连)然后;以后:待接到通知~行动。[近]然后|尔后。

鞠躬尽瘁:鞠躬尽瘁,是汉语中来源于古代奏表的一则成语,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这则成语指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形容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其自身结构为补充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含褒义。

死而后已:已:停止。到死方才罢手。形容贡献一切力量,至死方休。

小提示:"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