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

出处

出自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拼音和注音

dǒng shēng jǔ jìn shì , lǚ bù dé zhì yú yǒu sī ,

小提示:"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

词语释义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不得志:不得志bùdézhì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老五认为教民办学校是自己不得志

得志:(动)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小人~。[反]失意。

进士:(名)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小提示:"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