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趣召上北京,巨山五老遥相迎。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wǒ xī qù zhào shàng běi jīng , jù shān wǔ lǎo yáo xiāng yíng 。
小提示:"我昔趣召上北京,巨山五老遥相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北京:1.指建康。即今南京市。南朝宋都建康,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李善注:“言庾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2.指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文帝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3.指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4.指太原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唐和五代的唐、晋、汉都发祥于此,因谓之北京。唐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天福十二年夏﹞甲午,以判太原府事刘崇为北京留守。”5.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因宋真宗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庆历二年五月﹞戊午,建大名府为北京。”6.金天眷元年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见《金史·熙宗纪》。7.金贞元元年迁新都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以旧都中京大定府在新都之北,改称北京。故址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见《金史·海陵纪》。8.明初指开封府。即今河南开封市。《明史·太祖纪一》:“﹝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9.明永乐元年,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永乐十九年,自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迁都顺天,改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拟还都应天,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定北京为国都,又改称京师。历清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都称北京。参见“北京市”。10.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小提示:"我昔趣召上北京,巨山五老遥相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万条千缕绿相迎。
出自:晏几道的《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
骎骎皓发相迎。
出自:方千里的《庆春宫》
-
他行坐里陪着一个笑脸儿相迎,待飞腾则恨我肋下没稍翎。
出自:《杂剧·神奴儿大闹开封府》
-
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出自:李白的《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
顾我笑相迎,知有丹砂异。
出自:苏拯的《山中道者》
-
绿伞红幢,自从天汉相迎。
出自:黄裳的《新荷叶(雨中泛湖)》
-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出自:晏几道的《浣溪沙(其三)》
-
芙蓉隔水相迎笑,妒杀佳人绝世姿。
出自:梁元最的《秋日同幼宁兄李豹奴张秋姬泛舟采莲日暮始归(其二)》
-
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
出自:苏轼的《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
归舟行处滫瀡香,明镜无尘秋荐凉,五老相迎何苍苍。
出自:张师曾的《送南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