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不禁愁触绪,恰如猿叫第三声。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uǎn fā bù jīn chóu chù xù , qià rú yuán jiào dì sān shēng 。
小提示:"短发不禁愁触绪,恰如猿叫第三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第三:第三dì-sān[thethirdrd;thirdly;inthethirdplace]。复姓。
恰如:1.正像,正如。
不禁:不禁止,许可。
三声: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短发: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2.短头发。3.断发。剪短头发。
第三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小提示:"短发不禁愁触绪,恰如猿叫第三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不堪落叶两三声。
出自:钱光绣的《临江仙.春情》
-
九折乍惊身出险,三声犹似耳闻猿。
出自:汪炎昶的《余于汪推官别墅睹壁间蜀道山水欲赋未能一夕忽梦如所见而有作觉记门字韵一联就枕上续之》
-
三声岂是羊公碣,一泪惟沾楚客襟。
出自:大遂的《猿声》
-
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
出自:王玠的《沁园春.樵》
-
咽月声寒露气微,三声湿尽楚人衣。
出自:黎民表的《闻杜鹃》
-
唯欠白绡笼解散,洛生闲咏两三声。
出自:陆龟蒙的《和袭美酒病偶作次韵》
-
漏已下,三声矣。
出自:陆震的《满江红.同天申、扶九、跃千、秋箴、蔚园诸君饮雉升斋中,即事赋此(其一)》
-
陡闻鸡唱三声,栊影渐催曙。
出自:姚燮的《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六)并序》
-
观音妙智慈悲力,连击三声体自闲。
出自:释印肃的《颂古九十八首(其二十八)》
-
金吾不禁元宵,漏声更莫催晓。
出自:无名氏的《上元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