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太史公子长,小儿元和韩侍郎。

出处

出自宋王质的《留别陈阜卿

拼音和注音

dà ér tài shǐ gōng zǐ cháng , xiǎo ér yuán hé hán shì láng 。

小提示:"大儿太史公子长,小儿元和韩侍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侍郎: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公子:(名)旧时称诸侯、官僚的儿子,后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儿:大儿dà’ér年长的儿子

小儿:1.小孩子;小儿子;2.幼童;3.称谓。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太史公:职官名。汉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

小提示:"大儿太史公子长,小儿元和韩侍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王质

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