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出处系遭逢,投足山林长物同。

出处

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次韵答刘用贞(其三)

拼音和注音

míng shí chū chù xì zāo féng , tóu zú shān lín cháng wù tóng 。

小提示:"明时出处系遭逢,投足山林长物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处:〈动〉出仕和退隐。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2.借指隐居。3.指隐居之地。4.园林。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长物:长物chángwù[surpluses]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象样的东西

遭逢:(动)碰到;遇到:~盛世|~战乱。

投足:投足,汉语词语,读音tóu zú,与“举手”一词连用,为“举手投足”,指动作

小提示:"明时出处系遭逢,投足山林长物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蓝仁

蓝仁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