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拥麾幢欲泪潸,萍踪无奈又三山!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měi yōng huī chuáng yù lèi shān , píng zōng wú nài yòu sān shān !
小提示:"每拥麾幢欲泪潸,萍踪无奈又三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奈:(动)不得已;无可奈何:出于~|万般~。②(连)用在转折句的开头,有“可惜”的意思:这个工作很重要,~不能胜任。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萍踪:(书)(名)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踪迹。
小提示:"每拥麾幢欲泪潸,萍踪无奈又三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昔我游三山,稠中得二友。
出自:王迈的《代简奉寄三山方时父遇游几叟明复》
-
海路三山远,江流万古长。
出自:翁挺的《读许太史祭黄长睿文》
-
万松冈头羽衣客,更入三山采真诀。
出自:蓝仁的《赠武夷魏士达》
-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出自:苏辙的《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三)少林寺赠顿起》
-
羡君新上九霄梯,海上三山去不迷。
出自:瞿士雅的《贺内侄钱北江乡试中式六首(其三)》
-
楼阙三山琼岛月,池塘一派广陵潮。
出自:于慎行的《代寿高三塘徵君》
-
当时不见万态峰,只今空望三山岛。
出自:宋褧的《柴舜元玄云石》
-
手擘三山巨灵翻,大沤幕岛丛旗㠾。
出自:员兴宗的《永嘉水》
-
案头笔架三山立,座右牙筹一尺长。
出自:李之世的《广独漉篇》
-
平章个里无穷事,要见三山老放翁。
出自:朱熹的《题严居厚溪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