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绍炎祚,不席地势兴。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ōng dōu shào yán zuò , bù xí dì shì xīng 。
小提示:"东都绍炎祚,不席地势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地势:(名)地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平坦。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席地:(动)在地上铺了席子,坐在上面。泛指坐在地上:~而坐。
小提示:"东都绍炎祚,不席地势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出自:刘长卿的《入百丈涧见桃花晚开》
-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出自:刘禹锡的《畬田行》
-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出自:查慎行的《渡黄河》
-
地势三分留故垒,丘陵万古积寒芜。
出自:彭孙贻的《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六)吕蒙冢》
-
奋身地势高,目极天宇旷。
出自:许谦的《华盖山》
-
潮平五虎风涛壮,波撼三山地势雄。
出自:郑潜的《题望海亭亭在乌石山之阳平章燕公所建》
-
地势益高衍,山形稍奔峭。
出自:顾璘的《十一月二日自襄阳赴谷城将游太岳》
-
天路入虚无,地势干碧落。
出自:湛若水的《丙申十二月七日偕文明府汤县博伍太和诸友同游娥眉山莲花洞有作》
-
地势青龙转,溪流黑水通。
出自:陈书(桃源人)的《北斗街》
-
惟见山色高,似觉地势促。
出自:薛瑄的《五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