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周紫芝的《奉寄黄端冕用送子才韵》
拼音和注音
chǎn yú wàng zhōng zhèng , qiān gǔ liáng tóng guī 。
小提示:"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同归:同归,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中正:1.不偏不倚。2.正直。3.纯正。4.职官名。5.三国魏开始立中正以区别人物出身的贵贱。
谄谀:(动)为了讨好,卑贱地奉承人;谄媚阿谀:~上司。
小提示:"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岘山南郭上,千古一登临。
出自:严嵩的《岘山谒羊侯祠》
-
徘徊千古业,孤负一生心。
出自:戴亨的《秋感(其四)》
-
传来奇绝都亭语,千古文章盖世横。
出自:章甫的《蟹(其二)》
-
世事兴亡千古意,山花开落几番春。
出自:何梦桂的《赠地理章月岩》
-
高风照千古,此道卷还舒。
出自:韩淲的《次韵子颜(其三)》
-
一唱式微肠九断,微乎微乎我同归。
出自:晁说之的《式微》
-
邹忌曾发端,同归此一致。
出自:弘历的《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二十九)井窥示警》
-
竟启东南衅,同归朴灭均。
出自:陈恭尹的《献大司马制府吴公一百韵》
-
宁能已消渴,琴台遂同归。
出自:薛季宣的《怨歌行》
-
芳时一去无繇返,皓首同归与愿违。
出自:陶宗仪的《中秋对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