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萝应制服,春水正宜舟。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李梦阳的《闻吴郡黄山人将游五岳寄赠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bì luó yìng zhì fú , chūn shuǐ zhèng yí zhōu 。
小提示:"薜萝应制服,春水正宜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黄武元年,迁左将军”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唐杜甫《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唐崔珏《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应制:指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
薜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唐张乔《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还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南朝梁吴均《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唐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制服:同“制伏”。②(名)军人、机关工作者、学生等穿戴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反]便装|便服。
小提示:"薜萝应制服,春水正宜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出自:王之涣的《宴词》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出自:苏舜钦的《初晴游沧浪亭》
-
金銮应制,倚马万字。
出自:释善珍的《祭端明尤木石》
-
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
出自:李曾伯的《满江红(其七)立春招云岩,再和以谢之》
-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
出自:孙嵩的《春夏之交四首(其二)》
-
坐呼花鸟使,笑整薜萝冠。
出自:傅汝舟的《中丞南涧林公息机亭留宴》
-
似有青猿隔薜萝,直疑白鹤回穹昊。
出自:胡奎的《和朱彦伦教谕题山水障歌》
-
山中饶薜萝,底事频促织。
出自:李云龙的《梁明府茅冈杂咏(其八)蟀蟋坪》
-
乐府词臣初应制,敕催院使按新声。
出自:岳珂的《宫词一百首(其八十一)》
-
黄鹄池边需应制,劝君莫学冻蛩吟。
出自:刘克庄的《答括士李同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