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立樊笼,焉用能人言。

出处

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的《感怀十七首(其十六)

拼音和注音

yīng wǔ lì fán lóng , yān yòng néng rén yán 。

小提示:"鹦鹉立樊笼,焉用能人言。"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樊笼:(名)鸟笼,比喻受限制、不自由的境地:挣脱枷锁,逃出~。

人言:人言rényán[people'swords]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鹦鹉: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2.比喻有才之士。3.指鹦鹉杯。4.指鹦鹉洲。5.指汉袮衡所作《鹦鹉赋》。

能人:(名)指在某方面才干出众的人:~辈出|他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大~。

小提示:"鹦鹉立樊笼,焉用能人言。"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