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北去弱水东,琅玕作树珠为宫。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iú shā běi qù ruò shuǐ dōng , láng gān zuò shù zhū wèi gōng 。
小提示:"流沙北去弱水东,琅玕作树珠为宫。"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弱水: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弱水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又:“导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金城郡……临羌。”原注:“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可能指今青海。(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弱水。”当在今黑龙江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魏主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当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弱水南流。”当在今青海或西藏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奚阿会部为弱水州。”当在今内蒙古东境。2.又名娑夷水。即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吉尔吉特附近印度河北岸支流。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高仙芝攻小勃律,进军至此。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宋苏轼《金山妙高台》诗:“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苏曼殊《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庄湜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灵芳。’”三千,喻其多。
流沙:1.在一定的地下水渗流压力作用下,饱水的、处于浮动或流动状态的沙土。2.沙漠地区中不固定的、常随风流动的沙。3.古指中国西北的沙漠地区。4.中国3d武侠动画《秦时明月》系列及姐妹篇《天行九歌》系列中的原创组织,号称"聚散流沙,生死无踪"。
小提示:"流沙北去弱水东,琅玕作树珠为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故挥风木泪,持答翠琅玕。
出自:丁复的《题黄晋卿寄用堂枯木竹图》
-
手扪千轴古琅玕,笃信男儿识字难。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七十九)》
-
琅玕一一如椽大,此中更有风月存。
出自:卫宗武的《和新篁韵》
-
小姑无郎怨山黛,背灯狎梦携琅玕。
出自:姚燮的《王上舍电章乐愚轩席上听吴伶歌》
-
近河榆柳凋零尽,惟有琅玕见岁寒。
出自:杨士奇的《题竹送任敬让参议(其一)》
-
疏影月中摇委佩,轻音云际响琅玕。
出自:阙名的《题司傅野选君万玉山房卷》
-
此图欲买千金难,且解腰下青琅玕。
出自:邓林的《烟雨万竿图》
-
琅玕缭疏垣,为供窗户碧。
出自:侯宾的《雍千秋有东岩诗信师古和之矣次其韵》
-
酒阑相把赠,疑是翠琅玕。
出自:宗臣的《寒夜同助甫访子畏见盆草有岁寒之感焉遂人赋之五首(其五)》
-
尚容答千人,琅玕杂然倚。
出自:沈周的《君谦又和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