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水抱太行流,行过鄗南关口。

出处

出自清陈维崧的《西江月.过冯唐故里

拼音和注音

hū tuó shuǐ bào tài xíng liú , xíng guò hào nán guān kǒu 。

小提示:"滹沱水抱太行流,行过鄗南关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行: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关口:(名)①来往必须经过的地方,也指在这类地方设的关卡:设立~|通过重重~。②关键地方:紧要~。

滹沱:亦作"滹沲"。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南关:南方的关塞。明谓海西女真哈达部。该部分布在今辽宁开原南哈达河畔,因靠近明当时所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有此称。

小提示:"滹沱水抱太行流,行过鄗南关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