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约名山倍饥渴,黄梅时节便生津。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成鹫的《答张子白来韵(其三)》
拼音和注音
mì yuē míng shān bèi jī kě , huáng méi shí jié biàn shēng jīn 。
小提示:"密约名山倍饥渴,黄梅时节便生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3.合时、适时。4.时刻、时候。
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借指着书立说。
黄梅:1.成熟的梅子。2.梅子成熟的季节。3.腊梅的别名。4.县名。
饥渴: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唐韩愈《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艾青《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清李渔《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好消息了,何况还是‘大捷’。”3.腹饿口渴。饥,通“飢”。《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4.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
密约:秘密约会。唐韩偓《幽窗》诗:“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清葆光子《物妖志·木·柳》:“安排青眼,窥人多矣,无如郎君。是以不辞李下私嫌,竟赴桑间密约。”秘密约定。《新唐书·卓行传·权皋》:“天宝十四载,使献俘京师,还过福昌尉仲謩。謩妻,皋妹也。密约以疾召之,謩来,皋阳喑,直视謩而瞑。”清龙启瑞《何雨人家传》:“君因就蒋君密约举义。”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庚子汉口之役,犹以借遵皇权,密约唐才常等,卒为张之洞所发。”秘密的约言。《宋史·向敏中传》:“时王嗣宗为盐铁使,素忌敏中,因对言,敏中议娶王承衍女弟,密约已定而未纳采。”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唐才常初起时,深信英人,密约漏情,乃卒为其所卖。”郁达夫《为刘开渠题画》诗:“曾与严光留密约,鱼多应共醉花阴。”秘密条约;秘密契约。朱自清《论老实话》:“这种条约倒是‘实话’,所以有时得有秘密条款,有时更全然是密约。”
小提示:"密约名山倍饥渴,黄梅时节便生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出自:罗邺的《蝉》
-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
出自:韦庄的《洛阳吟(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七言)》
-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
出自:徐铉的《柳枝辞十二首》
-
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出自:杜光庭的《景福中作(一作郑遨诗)》
-
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出自:毛文锡的《何满子》
-
句曲名山古洞天,高人结屋擅林泉。
出自:孙承恩的《句曲山房为王克斋题》
-
玄亭肯着侯芭卧,不向名山乞典坟。
出自:胡应麟的《读弇州山人集二首(其一)》
-
何时此名山,复奠缁黄宅。
出自:丘逢甲的《游罗浮(其七)》
-
此山是名山,先从晋时辟。
出自:杨循吉的《送楚岩往支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