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诗才存古意,天师书法冠时雄。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夏原吉的《次吴中书见示张真人所赠诗就步韵奉还》
拼音和注音
nèi shǐ shī cái cún gǔ yì , tiān shī shū fǎ guān shí xióng 。
小提示:"内史诗才存古意,天师书法冠时雄。"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书法:1.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2.以毛笔书写的文字作品。
古意:∶古代的风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迹的情意长安古意。
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6.复姓。周内史叔兴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史诗:1.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一般都在本民族内长期广泛流传。2.某些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面貌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生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长篇小说),有时也称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小提示:"内史诗才存古意,天师书法冠时雄。"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
出自:唐珙的《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
词源尚屈宋,书法追钟王。
出自:曹知白的《遂生亭与钱南金陆伯翔陆伯弘邵复孺安雅世长自闻熏师联句》
-
云间董尚书,书法昔无敌。
出自:黄景仁的《集吴香亭太常斋见所藏孙雪居董香光书画合册作歌》
-
读书法前脩,隐栖茅茨底。
出自:孙一元的《张山人》
-
掷地赋声添纸价,传心书法长秋阳。
出自:陆深的《送邹东郭学士赴南院》
-
圣人予夺严书法,曾托春秋二百年。
出自:汪广洋的《和子常赵聘君诗韵》
-
残碑剥尽苔痕在,书法犹能识蔡邕。
出自:王云凤的《广平》
-
后生学子竞观看,但悟书法如针悬。
出自:李昱的《王子约双钩竹歌》
-
与竹传神胜写生,能兼书法艺尤精。
出自:谢晋的《题倪云林竹》
-
时名藉甚蜚三晋,书法居然逼二王。
出自:孙传庭的《赠苗功甫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