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荫除官,牵丝黄绶,窃禄东都十载余。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mén yīn chú guān , qiān sī huáng shòu , qiè lù dōng dōu shí zài yú 。
小提示:"门荫除官,牵丝黄绶,窃禄东都十载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载:谓长期清苦勤读。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小提示:"门荫除官,牵丝黄绶,窃禄东都十载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老禅真与世相忘,十载惊涛溅石房。
出自:周孚的《再次韵前篇属印禅师后篇属选上人二首(其一)》
-
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
出自:李光的《题嵊县黄山庵》
-
三千蝉蜕人何处,十载龙山梦一场。
出自:杨杰的《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
我披此图四十载,老去而今重见画。
出自:赵秉文的《杨秘监秋江捕鱼图》
-
十载金门隐岁星,故园归去为趋庭。
出自:于慎行的《送田钟台殿读省觐南还四首(其一)》
-
前后五十载,三朝逢圣明。
出自:王樵的《元旦试笔偶成》
-
自言八十载,不蹈危险机。
出自:顾清的《乐归为张椿庭赋》
-
龙庭十载典南讹,再品朱弦韵未和。
出自:耶律楚材的《和景贤七绝(其二)》
-
十载江关鬓己皤,而今对酒又如何?
出自:袁克文的《浣溪沙(其一)》
-
相见十载前,君颜宛青阳。
出自:湛若水的《送中舍谈君相●祭江香祝至南都竣事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