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常参太上谋,风淳露满琉璃瓮。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ùn dào cháng cān tài shàng móu , fēng chún lù mǎn liú li wèng 。
小提示:"论道常参太上谋,风淳露满琉璃瓮。"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琉璃:巴利语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太上:1.最上,最高。《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孙诒让间诂:“太上,对其次为文,谓等之最居上者。”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宋秦观《心说》:“太上见心而无所取捨,其次无心,其次虚心,其次有心。”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我们的作为国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权已经是老早被操在了别的一些什么人手里。”2.犹太古,上古。《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郑玄注:“太上,帝皇之世。”陆德明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李善注:“太上,太古也。”3.指皇帝。《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太上,天子也。”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4.指上帝,天帝。明乌斯道《月下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5.太上皇。晋干宝《晋纪总论》:“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号,而有免官之謡。”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清李渔《玉搔头·奸图》:“那时节啊,我龙床肯让,愿为太上。”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云笈七籤》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识,识道可尊。’”此指太上道君。
论道:谋虑治国的政令。议论﹑阐明道理。
小提示:"论道常参太上谋,风淳露满琉璃瓮。"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
出自:王禹偁的《待漏院记》
-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
出自:蓝鼎元的《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二)》
-
太上君,西化人,
出自:杨维桢的《大人词》
-
神气化虚晃,太上尊玉宸。
出自:陈洵直的《九锁步虚词.第五通真锁》
-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
出自:罗洪先的《寿桃林一愚伯八十》
-
紫府萧台太上家,松篁拥作碧云霞。
出自:弘历的《题元灵宫后静室》
-
太上安耕凿,淳氓绝喜嗔。
出自:乌斯道的《默斋诗五十韵为黄仁则赋》
-
简在慈怀,赖太上金瓯永覆;
出自:樊璘的《挽张之洞联》
-
敕赐太上符,真诠秘其文。
出自:林敏的《步虚词》
-
我怀颇澄澈,情以太上忘。
出自:曹家达的《八夕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