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以无藉徒,孰与分南北。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á yǐ wú jí tú , shú yǔ fēn nán běi 。
小提示:"杂以无藉徒,孰与分南北。"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北:南北nán-běi∶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小提示:"杂以无藉徒,孰与分南北。"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收江南北】呀,你敢在碧桃花下将凤毛扯,人生最苦是离别。
出自:《【双调】珍珠马南 情》
-
除却醉眠无一事,东西南北任风吹。
出自:吴师禹的《船上歌诗二首(其二)》
-
分襟异南北,握手成欷歔。
出自:祁顺的《送陈继先南还一百二韵》
-
南北为郎馀十载,忽闻驰檄守洪州。
出自:饶相的《闻报出守南昌述怀》
-
细忆清宵好梦,邂逅绸缪,忘却分判南北。
出自:陆求可的《丹凤吟》
-
东西水畔冻全坼,南北枝头春已回。
出自:吕本中的《饭花光店是日立春》
-
南北东西无定日,艰难险阻亦常情。
出自:彭汝砺的《适婺》
-
秋影涵空,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
出自:陈匪石的《秋霁.寄次公淳安》
-
词林旧侣今南北,百遍相过莫厌频。
出自:陆深的《与石门介溪联句二首(其一)》
-
夕阳寂寞江南北,吹满西兴旧渡船。
出自:沈周的《落花五十首(其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