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漫与东风料理。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许有壬的《摸鱼儿.次郭子敬祭酒同赏牡丹韵》
拼音和注音
qīng píng diào , màn yǔ dōng fēng liào lǐ 。
小提示:"清平调,漫与东风料理。"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风:(名)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清平:1.太平。2.清和平允。3.廉洁公正。4.平静。
料理:(动)办理;处理:~后事|~家务|~一下账目。[近]处理。
清平调:唐乐府大曲的曲名,为俗乐曲调。曲词以李白所填者最闻名。。相传李白供翰林时,玄 宗月夜赏木芍,命进新词助兴。李白醉书七绝体三章,每章二十八字,平仄不拘。
平调:平调(汉语拼音为píng diào,英语为pingdiao opera),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平调”也称为“武安平调”、“平调剧”。武安平调是古都邯郸土生土长的本土戏曲,流行于冀晋豫鲁交界的冀南(邯郸、邢台及周边各县,北至石家庄)、晋东南(长治、左权及周边各县)、豫北(安阳)、鲁西北(聊城)一带,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发源于冀南武安一带,由武安艺人可能是以豫北淮调为基调,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来。平调的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五声“徴”调式,俗称“平调梆子”。主要演奏:文场、武场。文场:二弦、二胡、笙、琵琶、月琴、梆子、唢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还有具有平调特色的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四大扇”。
小提示:"清平调,漫与东风料理。"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出自:杜牧的《金谷园》
-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出自:曹雪芹的《咏红梅花得“红”字》
-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出自:李商隐的《二月二日》
-
东风官柳舞雕墙。
出自:辛弃疾的《酒泉子·无题》
-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
出自:纳兰性德的《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
南使孤帆远,东风任意吹。
出自:韩翃的《送客游江南》
-
东风二月春无涯,堂背竞开萱草花。
出自:倪谦的《朱绣衣母陈孺人寿诗二十四韵》
-
东风先满殿前旗,御柳宫花次第知。
出自:崔敦诗的《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四)》
-
东风花事已离披,绣出天然一段奇。
出自:朱诚泳的《锦积堆为许季升题(其一)》
-
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
出自:卫宗武的《题城山顶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