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

出处

出自宋末元初刘辰翁的《送李鹤田入浙赵春谷招

拼音和注音

zhèng shì táng zhōng sān xiāng gōng , wǎng wǎng tuì shí rú kuí lóng 。

小提示:"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政事:政事zhèngshì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

相公:1.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2.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

夔龙:1.相传舜的二臣名。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三相:多相交流电系统的一种。有三相四线星形y形和三相三线三角形△形两种结线方式。在对称的三相系统中,三根相线上的交流电各电动势的频率和电压都相等,彼此相差°相位。是发电、输电、供电的基本方式。

小提示:"政事堂中三相公,往往退食如夔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刘辰翁

刘辰翁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