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杨方立的《后东皋草堂歌为陈学山赋》
拼音和注音
míng shān yǎn wò gāo tuō jì , zhǎng sōng bǎi chǐ fēng sōu sōu 。
小提示:"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借指着书立说。
飕飕:1.象声词。形容风声雨声。2.象声词。形容很快通过的声音。3.阴冷貌。4.萧飒、衰败貌。
百尺:百尺,读音bǎi chǐ,汉语词语,意思为长度单位,等于十丈。
偃卧:偃卧yǎnwò[lieonone'sback;liesupine]仰卧;睡卧是夜荆公长吁短叹,和衣偃卧,不能成寐。——《京本通俗小说》
小提示:"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疑有仙人真影在,故垂百尺水晶帘。
出自:范某的《句》
-
簿书未破三年梦,杖履先寻百尺楼。
出自:陆游的《登江楼》
-
艰生数寸得能孤,满望亭亭百尺馀。
出自:张舜民的《哀虢县令犹子箅(其二)》
-
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
出自:包恢的《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其七)》
-
古殿千年屋,高松百尺阴。
出自:句士良的《天光观》
-
淮边日夜风飕飕,汝今孤矣非昔比。
出自:章公权的《长江问对篇》
-
下洞初俯入,藓室寒飕飕。
出自:刘克庄的《辰山》
-
旌旗遍野风飕飕,嘉州三日江不流。
出自:沈廉的《江口行并序》
-
飕飕弘景飔,清音韵素商。
出自:王世贞的《题双松卷盖岭南萧公之手植而其子别驾君读书其下者也》
-
今夜凭阑风露里,几枝杨叶飕飕。
出自:陈方恪的《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