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丝关说王不愉,半途遮刺身首殊。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张晋的《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九)爱少子》
拼音和注音
yuán sī guān shuō wáng bù yú , bàn tú zhē cì shēn shǒu shū 。
小提示:"袁丝关说王不愉,半途遮刺身首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半途:半途bàntú一半路途;半道;半中间半途而废
不愉:不苟且。愉,通“偷”。
关说: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刺身:说法由来:日本北海道渔民在供应生鱼片时,由于去皮后的鱼片不易辨清种类,故经常会取一些鱼皮,再用竹签刺在鱼片上,以方便大家识别。这刺在鱼片上的竹签和鱼皮,当初被称作“刺身”,后来虽然不用这种方法了,但“刺身”这个叫法仍被保留下来。刺身就是指鱼生之类的东西,指将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
小提示:"袁丝关说王不愉,半途遮刺身首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行至半途,值着风雪,
出自:张寿卿的《杂剧·降桑椹蔡顺奉母》
-
谁想那解子施恻隐之心,半途中开了枷锁,放了我。
出自:张寿卿的《杂剧·降桑椹蔡顺奉母》
-
半途忍弃妻儿面,一念应怀父母恩。
出自:陶宗仪的《哭赵廷采俨》
-
半途霄壤成分异,几岁江湖役梦思。
出自:苏颂的《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其一)》
-
如何忽参商,行止分半途。
出自:李弥逊的《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事留遂成独往念兹离乱易于隔绝作诗以寄之》
-
归米惝恍惨不愉,越酒浓醉倾千壶。
出自:彭孙贻的《还自会嵇歌》
-
高城前望晴云下,却记行程是半途。
出自:杨士奇的《望济宁》
-
鸑鷟期千仞,骅骝殒半途。
出自:沈与求的《诗悼邹仲容教授》
-
半途失明师,欲济无舟航。
出自:杨弘道的《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
-
纷纷者众说,行各半途滞。
出自:吕本中的《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