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追内史,诗序托孙公。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ǎo shū zhuī nèi shǐ , shī xù tuō sūn gōng 。
小提示:"草书追内史,诗序托孙公。"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草书:(名)汉字字体,特点是笔画相连,写起来快。
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6.复姓。周内史叔兴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小提示:"草书追内史,诗序托孙公。"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张玉岩草书自唐晋倾亡之后,草书扫地无踪迹。
出自:马致远的《【般涉调】哨遍》
-
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
出自:贯休的《观怀素草书歌》
-
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出自:黄升的《鹧鸪天(其一)暮春》
-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出自:苏轼的《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
草书时作素师颠,一钵何如但信缘。
出自:王世贞的《晓上人自云能草书转法华千遍谒补陀落迦者再矣告余且复往走笔反前韵止之(其二)》
-
欲报木瓜终阙然,未暇草书诚懒惰。
出自:顾印愚的《赠宋芸子》
-
草书蜿蜒龙蛇走,行间尽是忠臣血。
出自:张晋的《观杨忠悯公《谏马市》、《劾严嵩》二疏草稿真迹题后》
-
云是将军出夜猎,上有仇池行草书。
出自:周紫芝的《题赵周宾家夜猎图》
-
儒者厌草书,所识讵不韪。
出自:姚鼐的《青华阁帖三卷绍兴御刻皆二王书后有释文余颇辨其误复跋一诗》
-
我歌草书歌未央,飘风骤雨来虚堂。
出自:铁保的《草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