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东瓯路,悬军春复秋。

出处

出自清王士禛的《杂感(其四)

拼音和注音

yī fà dōng ōu lù , xuán jūn chūn fù qiū 。

小提示:"一发东瓯路,悬军春复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瓯: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东甌之木,长洲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东甌,地邻南越。”唐顾况《永嘉》诗:“东甌传旧俗,风日江边好。”3.古星座名。《宋史·天文志四》:“东甌五星在翼南,蛮夷星也。”甌,亦作“区”。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一发:1.〈副〉更加;越发。2.〈副〉一并;义同。3.〈数量〉一颗(子弹、炮弹等)。

小提示:"一发东瓯路,悬军春复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士禛

王士禛

不详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