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
朗读
- 1喜欢
出处
出自宋张栻的《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rén qíng zì ěr biàn qiān , cǐ dào bù yú zào shī 。
小提示:"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人情:(名)①人的感情;人之常情:不近~。②情面:托~|不讲~。③恩惠;情谊:做个~|空头~。④指礼节应酬等习俗:行~|尽~。⑤礼物:送~。
变迁:(动)指事物缓慢逐渐变化转移:景物~|局势~|时代~。
燥湿:1.干燥和潮湿。亦作"燥湿"。”2.指日常生活起居。《汉书·丙吉传》:“吉即时病,輒使臣尊朝夕请问皇孙,视省席蓐燥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饗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人之居处,避湿就燥。问其燥湿者,问其居处何如也。”清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吾妇幼失母,专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遗腹弟。调燥湿,御侵侮,皆与其劳。”3.指世态炎凉。汉蔡邕《辞郡辟让申屠蟠书》:“﹝申屠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溼轻重,不为穷达易节。”唐陆龟蒙《幽居赋》:“颂厥土之三壤,託高风之四邻,纔祛燥湿,稍远嚣尘。”宋司马光《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皎如百鍊精,不为燥湿易。”4.中医指燥热或寒湿的症侯。《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医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与他分个燥湿。”
小提示:"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沈轻燥湿交相仇,逝川洄洑更春秋。
出自:程俱的《秋将穫水行田中不复留因窾塍通沟引水过堂下小儿以芒苇作车其上昼夜决决不休戏书》
-
好在先生无燥湿,老来秀句绝孤高。
出自:毛滂的《次韵方明叔见赠》
-
九雨当一晴,燥湿未应革。
出自:彭龟年的《上帅漕闵雨十首(其二)》
-
信有安危责,能忘燥湿调。
出自:罗钦顺的《送林太宰入朝》
-
强弱慎沦没,桑田几变迁。
出自:黎贞的《辽阳寓怀一百韵》
-
变迁物生繁,乃有烟名卉。
出自:孔继涵的《烟草诗千一百字》
-
夜长明月从亏缺,岁稔浮云任变迁。
出自:陈艮的《閒居杂兴(其二)》
-
莫言楼阁成空想,地胜山灵亦变迁。
出自:徐贲的《道场山寺》
-
忽忽十馀年,变迁感陵谷。
出自:王季珠的《甲寅四月,偶赴琴城,晤西京吾兄,欢谈竟日,阔别五六年,精神如昨,出先德柳村图属题。柳村都兄之尊人,弟之世长也,弟即不文,就少年所闻见者而略叙之,虽不足概平生,而落落大端已在,于是赋五古一章,所以纪实也》
-
今年年是去年年,此处何曾有变迁。
出自:赵抃的《岁日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