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同竹马戏,渐长聚散良可嗟。

出处

出自宋孔平仲的《别友人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céng tóng zhú mǎ xì , jiàn zhǎng jù sàn liáng kě jiē 。

小提示:"少年曾同竹马戏,渐长聚散良可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竹马:1.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2.一种民间歌舞用的道具,用竹片、纸、布扎成马形,可系在表演者身上。

聚散:聚散jùsàn会聚与分散人生聚散无常。

马戏:(名)原来指人骑在马上所做的各种表演,现在指节目中有经过训练的动物,如狗熊、马、猴子、小狗等参加的杂技表演。

小提示:"少年曾同竹马戏,渐长聚散良可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诗人。字义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生卒年不详。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又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