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末元初方回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拼音和注音
hán fēng pǒ yù shuāng , féng bǔ quē páo lǐng 。
小提示:"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寒风:秋冬寒冷的风。
补阙: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杜预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2.官名。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时改为司谏。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3.引申为弥补缺漏。吴格《<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缝补:释义是缝制修补。
小提示:"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出自:姜夔的《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
岁寒风味,黄花尽处,密雪飞时。
出自:黄公度的《朝中措》
-
冬彤去密布锁高峰,凛冽寒风。
出自:贯云石的《【正宫】小梁州_朱颜绿鬓少》
-
斜月穿窗,寒风透户,夜永更深。
出自:丘士元的《【双调】折桂令 秋晚》
-
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出自:张说的《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出自:杜甫的《刈稻了咏怀》
-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
出自:贾岛的《易水怀古》
-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出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
-
寒风扑面冷难支,百感营心岁暮时。
出自:费墨娟的《冬日》
-
春酿余寒风有力,雪经微雨地无痕。
出自:李超琼的《正月二十日由枫桥至五{氵众}泾用东坡是日女王城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