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双阙俯秦淮,天外三山对凤台。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ún zhōng shuāng quē fǔ qín huái , tiān wài sān shān duì fèng tái 。
小提示:"云中双阙俯秦淮,天外三山对凤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云中: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3.比喻朝廷。4.古郡名。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汉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5.古云梦泽。6.山名。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天外:(名)①太空以外的地方。②指极高极远的地方。
凤台:古台名。泛指华美的楼台。
小提示:"云中双阙俯秦淮,天外三山对凤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遥忆云中咏,萧条空复情。
出自:郑锡的《望月》
-
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
出自:王建的《寄同州田长史》
-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出自:白居易的《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
-
三山西圮六鳌死,然后阳门反户东南倾。
出自:郑善夫的《衡山高赠周公仪方伯》
-
碧海三山天外落,平原万井镜中收。
出自:谢之栋的《游崆峒和洪邑侯壁间韵》
-
转眼韶光容易老,三山清梦未尝无。
出自:李英的《黄山人元良见过叙涧步韵有作》
-
三山誓许鸾台入,一鹤终随弄玉飞。
出自:袁宏道的《和退如舟中韵退如访道回家有新姬并以为嘲》
-
山好未须高雁荡,水流是处似秦淮。
出自:何吾驺的《胜好亭二首(其一)》
-
梁宛乘骢马,秦淮掩竹扉。
出自:严嵩的《钦佩南原草堂集别》
-
蹉跎上国停车盖,缥缈秦淮下舳舻。
出自:胡应麟的《舟抵留城追世叔说仲闻已达淮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