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真面目,相对每忘言。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南康书事十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 xiāng duì měi wàng yán 。
小提示:"庐山真面目,相对每忘言。"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真面目:真面目,读音为zhēn mìan mù,汉语词语,指真实的面貌和色彩 。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庐山真面:宋代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用“庐山真面”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也说庐山真面目。
庐山真面目: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是我国的名山之一。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相对:(动)指性质上互相对立;如大与小相对,美与丑相对。②(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反]绝对。③(形)比较的:~稳定|~优势。
忘言: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
小提示:"庐山真面目,相对每忘言。"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春风浩荡江湖客,咫尺庐山风雨急。
出自:王楠的《南康泊舟欲游庐山值雪》
-
借问庐山三峡,与此飞流溅沫,今日定谁雄。
出自:倪称的《水调歌头》
-
你看庐山果然好景致也!端的是真山真水。
出自:李直夫的《杂剧·花间四友东坡梦》
-
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
出自:苏轼的《超然台记》
-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出自:李嘉祐的《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
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
出自:白居易的《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
-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出自:白居易的《别草堂三绝句》
-
庐山瀑布三千仞,画破青霄始落斜。
出自:曹松的《送僧入庐山》
-
庐山好。
出自:吕渭老的《渔家傲》
-
千里庐山一片石,元气为根倚天立。
出自:罗钦顺的《望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