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龙虎势,宝剑斗牛光。

出处

出自明李舜臣的《郊别内兄

拼音和注音

jīn líng lóng hǔ shì , bǎo jiàn dǒu niú guāng 。

小提示:"金陵龙虎势,宝剑斗牛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斗牛:〈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常用于借指天空。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中晩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魏拓跋珪陵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盛乐城西北。指四川铜陵山。

宝剑:宝剑bǎojiàn[adouble-edgedsword]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龙虎:龙虎lónghǔ∶形容皇帝的气派∶比喻英雄豪杰皆为龙虎。——《史记·项羽本纪》

虎势:虎势hǔshì〈方〉∶形容壮实那人虎背熊腰,真虎势。

小提示:"金陵龙虎势,宝剑斗牛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李舜臣

李舜臣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