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hūn qiū bǐ xuē yǐ wéi yì , wèi bì xuān hé zhī cǐ yì 。
小提示:"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未必:(副)不一定:我看他~守信。
以为:(动)认为:我~他已经走了。
宣和:疏通调和。
笔削:1.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2.历史著作。3.特指《春秋》。
小提示:"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从今箫鼓祭春秋,福我如生首长稽。
出自:叶适的《寄题运使方公祠堂》
-
独抱春秋兮莫我知,噫。
出自:文天祥的《又六噫》
-
景纳春秋佳,格突倪黄?。
出自:弘历的《罨画轩题句》
-
别来几春秋,石田想榛荆。
出自:林环的《题黄启晦百牛图》
-
年去年来似有期,春秋长落几人思。
出自:张宁的《听潮轩》
-
未必屠龙不及豨,要是钓鱼须钓鳌。
出自:黄玠的《送任子昭北上》
-
饥饿未必死,甘腴能杀人。
出自:舒岳祥的《古思二首(其二)》
-
孝慈亲和未必见,松柏岁寒然后知。
出自:邵雍的《首尾吟(其一○一)》
-
袖中凝香未必非,建人惟恐我公归。
出自:刘克庄的《庆建州叶守(其八)》
-
老僧何事劳相问,未必君心似我坚。
出自:释函可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