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今夕无烽火,二妙何当罢请缨。

出处

出自明李攀龙的《十五夜子与明卿见过

拼音和注音

jiě yán jīn xī wú fēng huǒ , èr miào hé dāng bà qǐng yīng 。

小提示:"解颜今夕无烽火,二妙何当罢请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何当:1.何日、什么时候。2.何、有什么。反问语气,表示没有。3.何妨。反问语气,表示可以。4.如何、怎么能够。5.何况。6.应当、应该。

今夕:1.今晚;当晚。2.今夕,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诗词之一。3.歌曲。

请缨:(书)(动)汉朝时,南越(粤)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劝说南越王入朝。终军说,愿取一长缨(绳子)把南越王绑来。后用“请缨”指请求杀敌:为国~。

小提示:"解颜今夕无烽火,二妙何当罢请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