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

出处

出自宋朱熹的《日用自警示平父

拼音和注音

yuán róng wú jì dà wú yú , jí cǐ shēn xīn shì tài xū 。

小提示:"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圆融:1.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2.通融。3.犹圆通。指文辞周密畅达。

太虚:1.天空。2.空虚寂寞的境界。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4.谓宇宙。5.古代哲学概念。

无际:1.无边;无涯。2.没有间隙;没有间歇。3.不能达到。

身心:身心shēnxīn∶肉体和精神身心健康∶心思,精神身心恍惚∶指人的品德修养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刘开《问说》

小提示:"圆融无际大无馀,即此身心是太虚。"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