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九原逢故主,舍身曾否到诸天。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王廷享的《顾亭林访陈顾侍郎野王遗迹(其二)》
拼音和注音
wèi wèn jiǔ yuán féng gù zhǔ , shě shēn céng fǒu dào zhū tiān 。
小提示:"为问九原逢故主,舍身曾否到诸天。"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原:九原jiǔyuán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汝在九原。
诸天:1.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2.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
舍身: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舍身”。六朝时此风最盛。2.牺牲自己。3.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故主:旧君。指旧主人。
小提示:"为问九原逢故主,舍身曾否到诸天。"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九原不可作,谁为启昌闻。
出自:周瑛的《过吴草庐坟》
-
谁唤九原摩诘起,添画我,辋川图。
出自:段成己的《江城子(其二)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
请观管辂扬子云,欲作九原谁可唤。
出自:刘学箕的《长句简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
万里神州劫火馀,九原夷甫有馀辜。
出自:刘昂霄的《题裕之家山图》
-
关心九原路,无树不高风。
出自:朱熹的《挽鹿伯可郎中二首(其二)》
-
河山夐犹昨,九原邈难逢。
出自:胡应麟的《四知篇(其三)盱眙李大保惟寅》
-
天胡啬之寿,莫返九原魂。
出自:虞俦的《韩知閤挽诗(其一)》
-
共怀三入望,忽叹九原幽。
出自:张嵲的《范觉民挽词四首(其三)》
-
赵张循吏,九原同归。
出自:吴恭亨的《代挽司马瀚联》
-
一幅铭旌送哀挽,白杨萧索九原风。
出自:史肃的《偶读贾达之邀饭帖有感作诗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