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门下识贤良,七十才登政事堂。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í gōng mén xià shí xián liáng , qī shí cái dēng zhèng shì táng 。
小提示:"狄公门下识贤良,七十才登政事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贤良:(书)①(形)有才德。②(名)有才德的人。
政事:政事zhèngshì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
门下:1.拜某人为师,成为某人的弟子。2.投靠世族的食客。3.职官名。南朝齐时,称侍中为「门下」。4.对人的敬称。
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公门: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官署﹐衙门。
小提示:"狄公门下识贤良,七十才登政事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独北都、留守未归来,七十一。
出自:吴泳的《满江红》
-
当今圣代急贤良,相期更在青霄上。
出自:周是修的《南城歌寄赠胡思敬》
-
圣世贤良诏,儒生复此过。
出自:欧主遇的《经董子下帷处》
-
有严淑多士,登造皆贤良。
出自:李合的《贺州思九疑作》
-
披史策,溯贤良,
出自:待考的《临海庙醮坛戏棚联》
-
人材莫谓世全无,用则贤良弃则愚。
出自:史浩的《杂兴(其三)》
-
凭君挟取传家学,青史贤良有后昆。
出自:欧阳谦之的《题睢阳五老图》
-
汉家图治策贤良,董子昌言日月光。
出自:方孝孺的《奉试灵芝甘露论》
-
相里张,多贤良。
出自:无名氏的《时人为张氏谚》
-
白发道人还省否,前年引去病贤良。
出自:秦观的《元祐三年余被召至京师从翰林苏先生过兴国浴室院始识汶师后二年复来阅诸公诗因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