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王慎中的《洞庭春色.端午日与客临泛》
拼音和注音
qióng zhú guān jīn suí chù hǎo , kuàng wú dù qiáo tóu shuǐ zhèng duō 。
小提示:"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随处:随处suíchù到处;处处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桥头: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筇竹:竹名。因高节实中﹐常用以为手杖﹐为杖中珍品。手杖。
渡桥:指架设渡桥。
小提示:"筇竹纶巾随处好,况浯渡桥头水正多。"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屋角花开,桥头客至,贳酒炉边手自携。
出自:陆震的《沁园春.忆同李凉肆过刘蔚园水亭,饮烧春于蔷薇花下,醉后题记壁间,乃丁丑浴佛前一日也。丙戌同刘子客何阜,适是日过其寓。话及兹事,忽复十年,怆然赋此,并怀凉肆》
-
侧身西望人多少,万里桥头不尽天。
出自:廖大圭的《南墅十二诗(其七)草堂》
-
何日细鳞随网得,招予沽酒柳桥头。
出自:徐渭的《马策之奉母住凤凰山下之水楼》
-
折柳曲,桥头唱。
出自:尤侗的《满江红(其十三)忆别阮亭仪部兼怀西樵考功湖上》
-
宝带桥头开醉眼,江南诗景在姑苏。
出自:许天锡的《过姑苏》
-
才过桥头十五,小苏家,钿筝斜倚。
出自:邹祗谟的《踏青游.本意,用无名氏赠妓崔廿四韵》
-
何日桥头坐斜照,蓼花丛里数鸳鸯。
出自:弘历的《流璃河(其三)》
-
重经白下桥头路,颇忆玄都观里花。
出自:顾观的《句》
-
廿四桥头步。
出自:沈纕的《貂裘换酒.重赠》
-
在第六桥头,酒旗茶鼓。
出自:厉鹗的《台城路.当湖喜晤张今涪别去以词见寄依韵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