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随桃李争春色,纵有清香未足誇。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ruò suí táo lǐ zhēng chūn sè , zòng yǒu qīng xiāng wèi zú kuā 。
小提示:"若随桃李争春色,纵有清香未足誇。"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桃李:唐代狄仁杰曾向朝廷荐举姚元崇等几十人,都成为名臣。有人对狄说:天下的桃李都在你门下了。语见《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后以“桃李”喻指所教育的学生:~满天下。
清香:(名)清淡的香味:~可口|~扑鼻。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小提示:"若随桃李争春色,纵有清香未足誇。"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
压尽半春桃李,任满山如雪。
出自:周紫芝的《好事近(谢人分似蜡梅一枝)》
-
纷纷桃李,亦何用、轻猜轻妒。
出自:王之道的《东风第一枝(梅)》
-
三春桃李,自应束在高阁。
出自:史浩的《念奴娇(次韵商筑叟秋香)》
-
冰霜清冷溪桥侧,聊与人间作春色。
出自:吴儆的《送吴令君》
-
雨后绿阴空绕舍,总将春色付莓苔。
出自:王安石的《雨晴》
-
莺声催曲急,春色讶归迟。
出自:李廓的《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其五)》
-
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
出自:黄庭坚的《戏咏蜡梅二首(其一)》
-
不然春来已几日,何处桃李不枯槎。
出自:晁说之的《二月初山上作》
-
花事先从桃李来,海棠红杏即相催。
出自:胡寅的《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