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居庸山高石磊磊,西来太行走东海。

拼音和注音

jūn bù jiàn jū yōng shān gāo shí lěi lěi , xī lái tài xíng zǒu dōng hǎi 。

小提示:"君不见居庸山高石磊磊,西来太行走东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行: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东海:东海dōnghǎi∶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泛指东方的大海

磊磊:形容襟怀坦白,志节分明。

居庸: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县。古名军都山,为太行山八陉之一,层峦叠嶂,形势雄伟;又为燕京八景之一,名曰'居庸叠翠'。关名。旧称军都关﹑蓟门关。长城重要关口,控军都山隘道军都陉中枢。

行走:1.走路、步行。2.代称在京师担任非专任差事者为「行走」。3.走动、来往。

小提示:"君不见居庸山高石磊磊,西来太行走东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