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刘一止的《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ēng míng sān jì zài zhōng zhōu , shēn dào péng shān zuì shàng yóu 。
小提示:"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州:1.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位居九州正中,故称为「中州」。2.中原地区。3.全中国。
蓬山:1.蓬莱山,为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后指仙境。2.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
声名:声名shēngmíng名声;名誉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上游:①河流靠近源头的部分。②比喻比较高的、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地位。
小提示:"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相关名句
-
声名应耻暂时热,喜怒端知不复然。
出自:郑刚中的《和安之叔灰斋》
-
暄凉书问二千里,场屋声名三十年。
出自:杨万里的《寄题曾子与竞秀亭》
-
声名如此付杯羹,满腹琅玕不得呈。
出自:王奕的《闻叠山己丑四月七日死于燕》
-
声名多此地,物色重当年。
出自:林俊的《赠泮西(其一)》
-
上疏声名悬北阙,登坛词赋动南天。
出自:邓云霄的《暮春同周贵谔奠谭永明山人墓二首(其一)》
-
东抹西涂迫半生,中年何故避声名。
出自:龚自珍的《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其十三)》
-
君臣终始如公少,将相声名自古无。
出自:郑望之的《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
出自:刘敞的《赠梅圣俞》
-
高士声名正蔼如,去年承诏赴公车。
出自:凌云翰的《送徐文年归严陵》
-
步骤三台近,声名七郡寒。
出自:戴表元的《寄谢王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