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末元初熊鉌的《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拼音和注音
jiǔ zài bù rù mén , qiān gǔ shú yǔ xián 。
小提示:"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入门:(名)①学习已得门径;初步了解:~容易。③有利于初学的读物:书法~。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九载:九年的意思。
小提示:"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千古流落湘江滨,几番雨露敷新荣。
出自:李曾伯的《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
-
含情独吊鸱夷老,千古茫茫去不还。
出自:蒋睿的《吴山纪游》
-
文字百年空翰苑,英灵千古闭佳城。
出自:何瑭的《吊前溪景伯时》
-
一醉愁难千古消,聊借穷途写其意。
出自:丘逢甲的《阮生行》
-
尚父或可继,逸民孰与邻。
出自:林大春的《北平同纪使君谒夷齐庙于孤竹故墟》
-
一战孰与当,百胜得深术。
出自:郭祥正的《酬耿天骘见寄》
-
分内都忘风义重,眼前孰与證孤怀。
出自:陈曾寿的《题周子洁葬徐俟斋启》
-
吾知孝义名,千古留乾坤。
出自:王绂的《题孝子曹镛卷》
-
斯物能千古,吾人各一天。
出自:王世贞的《天宁寺同诸子饯别公实(其二)》
-
君不见召南茇舍终烟草,惟有甘棠一曲千古被弦歌。
出自:顾清的《竹亭清节为胡大声司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