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声断客已去,起望三山渺烟雾。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òng xiāo shēng duàn kè yǐ qù , qǐ wàng sān shān miǎo yān wù 。
小提示:"洞箫声断客已去,起望三山渺烟雾。"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烟雾:(名)泛指烟、雾、云、气等:~弥漫|~笼罩大地。
洞箫:洞箫dòngxiāo箫,因不用蜡蜜封底而得名。
小提示:"洞箫声断客已去,起望三山渺烟雾。"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
出自:郭世模的《念奴娇》
-
何处箫声近远。
出自:梁清标的《烛影摇红(其一)正月十四夜》
-
谁道雷塘歌吹歇,月明重按玉箫声。
出自:沈章的《隋堤怀古(其二)》
-
借问当时花下影,紫箫声断几黄昏。
出自:陆行直的《致仕还家问讯海棠》
-
吴市箫声燕市筑,一般凄断有谁怜。
出自:黄景仁的《将之京师杂别(其二)》
-
箫声吹月明。
出自:陈霆的《长相思.竹》
-
仙馆箫声歇,渔舟隔浦还。
出自:王夫之的《东台山》
-
白纻人归,玉箫声换,短篷谁按红牙。
出自:周之琦的《扬州慢.维扬晚泊》
-
夜深复上城南楼,笛声未断箫声起。
出自:陈镒的《中秋感怀呈松学诸友》
-
箫声欲断乌语续,听是凄弦和邻屋。
出自:姚燮的《壶园夜坐薄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