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虎踞帝王州,屡叹降旗出石头。

出处

出自宋李流谦的《金陵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lóng pán hǔ jù dì wáng zhōu , lǚ tàn jiàng qí chū shí tou 。

小提示:"龙蟠虎踞帝王州,屡叹降旗出石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帝王:(名)泛指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近]君主。[反]百姓。

石头: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

降旗:降旗,读音为jiàng qí,汉语词语,意思是把悬在旗杆上的旗子降下来。

虎踞: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形容怪石雄伟之状。

龙蟠:龙蟠lóngpán[longpan—anameofplaceinnankingcity]龙蟠里,在现在南京市清凉山下

龙蟠虎踞:意思是像龙盘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今特指南京。

小提示:"龙蟠虎踞帝王州,屡叹降旗出石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李流谦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