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ī shí huàn lǚ tuī rú yǎ , bǎi lǐ mín biān lè zhì píng 。
小提示:"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儒雅:(书)(形)学问精深,气度雍容。
一时:(名)一个时期:此~彼~。②(名)短时间:~半刻|这事~还解决不了。③(副)临时;偶尔:~想不起来了。④(副)时而(限于连用):天气~冷~热。
治平:1.治国平天下。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4.宋朝英宗的年号(西元1064~1067)。
小提示:"一时宦侣推儒雅,百里民编乐治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洞庭一水七百里,烟朝月夕皆经过。
出自:张经的《岳阳楼》
-
能行三百里,解立四蹄攒。
出自:徐成的《王良百一诗(其一)略相》
-
鞭羸百里远来游,岩谷阴云暝不收。
出自:程颐的《游嵩山》
-
此行数百里,不过三两州。
出自:连文凤的《送张仲实游姑苏》
-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
出自:苏辙的《书郭熙横卷》
-
一时人士,皆从之游,论录曾蒙欧永叔;
出自:韩朴存的《挽张百熙联》
-
只待绿阴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出自:马祖常的《赵中丞折枝图(其二)石榴》
-
此日歧途恋骨肉,一时车马驻江皋。
出自:苏升的《西昌觐行送季文兄南归》
-
此行自有风云会,力挽狂澜济一时。
出自:曾逢辰的《赠别文枢先生》
-
安得桓伊吹短笛,共君慷慨一时歌。
出自:徐积的《酬李道源弹琴之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