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bǔ quē wáng zhí fāng , běn jìn zhī bǐ lín 。
小提示:"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比邻:(书)(名)近邻;街坊。②(动)位置接近;邻近:~星(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
补阙: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杜预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2.官名。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时改为司谏。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3.引申为弥补缺漏。吴格《<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小提示:"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
出自:陆游的《书巢记》
-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出自:杜甫的《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
皂雕独鹘亦何有,补阙拾遗犹仅闻。
出自:方献夫的《盛德篇赠伍侍御》
-
人间有嵩华,栖之比蓬瀛。
出自:范仲淹的《赠张先生》
-
官由补阙知睦州,兴国八年州甫定。
出自:林光的《严州名宦九首(其四)田锡》
-
惜此嫁时物,珍之比南金。
出自:孙蕡的《拟古诗十九首(其十八)客从远方来》
-
可但补阙名官日,不逢引裾强谏时。
出自:叶适的《薛端明挽诗二首(其一)》
-
嗟予久为客,因子访比邻。
出自:区大相的《早春送乡人南还》
-
比邻更助力,小憩依松棚。
出自:王安修的《九天祠后园曝背见园中洗菜者率尔感赋》
-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邻成二老。
出自:王安石的《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