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ào shuāi sān wáng mò , yì chū bǎi jiā fèi 。
小提示:"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家:指许多人家、家族或家庭,或者是指各种学术流派(原指春秋战国时代的各种思想流派)。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王姓三名人之合称。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小提示:"道衰三王末,议出百家沸。"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官里道天,陀满海牙三百家口,
出自:施耐庵的《戏文·幽闺记》
-
淹通诸史,贯串百家。
出自:李直夫的《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
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
出自:陆海的《句》
-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出自:查慎行的《雨过桐庐》
-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
出自:张道宗的《玉华山》
-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出自:秦观的《司马迁》
-
余力罗百家,编辑及细碎。
出自:汪辉祖的《昔有诗二章示二子(其二)》
-
傍搜及百家,茫乎若河汉。
出自:李?媖的《励志》
-
桃花两岸知何处,中隐秦人数百家。
出自:顾璘的《丽江同萧侍御作二首(其一)》
-
沈顿青衿间,百家遂隐括。
出自:陆启浤的《读嘉郡诸先生集十二首(其九)曹郎袁先生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