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若徵循吏传,一篇气脉在耕桑。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彭龟年的《送吉州詹守五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tài shǐ ruò zhēng xún lì chuán , yī piān qì mài zài gēng sāng 。
小提示:"太史若徵循吏传,一篇气脉在耕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一篇:1.全篇。2.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
气脉:血气与脉息。谓诗文的气势﹑结构﹑脉络。指信息往来﹑联系的渠道。指风气﹐习俗。犹气运。旧时堪舆家称山水走向中的灵气。认为宅基﹑墓地是否灵气所钟﹐足以决定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小提示:"太史若徵循吏传,一篇气脉在耕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好看循吏传,未觉簿书忙。
出自:孙承恩的《送熊文德尹剑南沙县》
-
下凤已徵循吏绩,悬鱼不减古人清。
出自:佘翔的《赠车子仁》
-
作邑古循吏,于今鲜与俦。
出自:陈宓的《挽黄总干》
-
古人不可见,循吏亦已远。
出自:郭之奇的《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
但学古循吏,莫效轻薄子。
出自:常纪的《到官后书以自警》
-
看公一身俱意气,文苑仍须传循吏。
出自:王世贞的《赠别燕山萧君之蕲州守》
-
仁声号循吏,治行最诸侯。
出自:楼钥的《张工部挽词(其二)》
-
谁修循吏传,对此莫悤悤。
出自:贯休的《闻王慥常侍卒三首(其三)》
-
国朝循吏今谁是,青史无令久寂寥。
出自:王鏊的《送茹銮知唐县》
-
世家曾入史公书,循吏今看积庆馀。
出自:董其昌的《贺平湖令陈杲庵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