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烽火起埃尘,荆棘丛中伏几旬。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陈起书的《由观音寨移避大头陇寄弟葵心长沙》
拼音和注音
lián tiān fēng huǒ qǐ āi chén , jīng jí cóng zhōng fú jǐ xún 。
小提示:"连天烽火起埃尘,荆棘丛中伏几旬。"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伏:中伏zhōngfú[thesecondofthethreeten-dayperiodsofthehotseasonsometimeslastingtwentydaysinsteadoften]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天,有的年份为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荆棘:(名)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载途。
连天:(动)①接连多天:~阴雨。②不间断:叫苦~。③形容远望山水、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海水~|炮火~。
连天烽火:形容战事遍及各地。
小提示:"连天烽火起埃尘,荆棘丛中伏几旬。"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偶逢春昼无烽火,听得琵琶几曲歌。
出自:秦松龄的《荆南春日感怀二首(其二)》
-
郊原久烽火,四野何萧索。
出自:李学一的《题二难纪奇卷赠潘云山公袒之昆阳》
-
烽火连天缘底事,江湖满地感残生。
出自:郑国藩的《苦兵次韵答云叟》
-
大江接烽火,捲土纷惊窜。
出自:郑孝胥的《续海藏楼杂诗(其五)》
-
烽火通珠屿,旌旗山苧萝。
出自:陈肇兴的《代柬沙连诸绅士》
-
烽火连营铸铜鼓,雨中滴出汉时音。
出自:廷桂的《端午日以铜鼓新荷馈子缜学使并缀二绝(其一)》
-
江东烽火已难知,乱后那堪更别离。
出自:皇甫汸的《寄忆》
-
夜来烽火连篝起,银鹘呼兵捷如鬼。
出自:文同的《五原行》
-
春花明五岭,烽火息三边。
出自:陈烓的《送闵都宪陛南司寇》
-
仙霞烽火照龙山,玉甑金庭弃草间。
出自:严允肇的《诸将杂感四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