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黄庭坚的《赠嗣直弟颂十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jī kě suí shí yòng , bēi huān chù shì zhēn 。
小提示:"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悲欢:见'悲欢'。
饥渴: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唐韩愈《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艾青《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清李渔《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好消息了,何况还是‘大捷’。”3.腹饿口渴。饥,通“飢”。《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4.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
随时:①不限制什么时候;无论何时。②在有需求的时候。
小提示:"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出自: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
-
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
出自: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於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
-
劳息本相循,悲欢理自均。
出自:褚亮的《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
出自:元稹的《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
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出自:高骈的《闺怨·人世悲欢不》
-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出自:吴潜的《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
话悲欢、识曲谁真。
出自:周贻繁的《唐多令.偶书》
-
走遍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
出自:范成大的《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
人世悲欢不定,岁月一年已尽,无语倚阑干。
出自:左锡璇的《水调歌头.小除夕》
-
中间几悲欢,况复多聚散。
出自:程颢的《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