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向来、阅过沧桑,相伴岁寒三老。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xiǎng xiàng lái 、 yuè guò cāng sāng , xiāng bàn suì hán sān lǎo 。
小提示:"想向来、阅过沧桑,相伴岁寒三老。"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向来:(副)一向;从来:~如此。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三老: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秦,復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閎为郡三老。”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燕公为三老。”参见“三老五更”。3.东汉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琅玡人樊崇起兵於莒,众百餘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胡三省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梁丘子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6.柁工。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仇兆鳌注:“蔡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邵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宋陆游《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清沉受宏《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文彦博、张方平、范镇为国之三老,傅尧俞、范纯仁、刘挚为和州三老。《元史·张德辉传》:“﹝张德辉﹞与元裕、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唐时升﹞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曰‘练川三老’。”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清金和《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相伴:作伴、陪伴。
沧桑:(名)沧海桑田的缩用:饱经~。
小提示:"想向来、阅过沧桑,相伴岁寒三老。"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莫为凉飙惜团扇,向来共奉受恩频。
出自:陈沂的《忆昔(其三)》
-
倾盖回舟一再逢,向来淮左又江东。
出自:陈造的《次韵刘宰》
-
浮生幻境,向来识破,那堪又老。
出自:张镃的《水龙吟.夜梦行修竹林中有道士颀然而长风神秀异自称见独处士谓余曰人间虚幻子能毕辞荣宠清净寡欲当享万寿惊觉因赋此词乙丑冬十二月也》
-
向来人迹少,樵唱白云中。
出自:方孔炬的《自合肥至霍山途中杂咏》
-
岁寒恒与游,永结诗社盟。
出自:黎贞的《墨梅》
-
晚节桂花金炫彩,岁寒梅蕊玉生香。
出自:徐庸的《万木堂为卞公礼作》
-
活计诗书富,岁寒梅竹清。
出自:严粲的《张德庆挽诗(其一)》
-
沧桑今可待,双舄几时游。
出自:欧大任的《罗浮杂咏四首(其一)蓬莱阁》
-
少时我有留删草,太息沧桑付劫尘!
出自:许南英的《同乡杨晴帆通守见贻问鹂诗钞,奉呈二首(其一)》
-
传抄奏草惊心读,岂料沧桑袖手看。
出自:王松的《排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