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粗拙性,效颦欲何为。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何维柏的《去妇叹赠三溪包公(其一)》
拼音和注音
zì zhī cū zhuō xìng , xiào pín yù hé wéi 。
小提示:"自知粗拙性,效颦欲何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自知:1.自身知晓、明白。2.自然知晓。
效颦: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坏。
小提示:"自知粗拙性,效颦欲何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莫惶恐,惶恐将何为,人间道路恒岖崎。
出自:苏葵的《过惶恐滩》
-
笑倡条冶叶亦何为,纷如许。
出自:曹贞吉的《满江红.咏青阳署中老桑》
-
朱颜久不驻,白发何为镊。
出自:沈辽的《德相所示论书聊复戏酬》
-
高翔欲何为,浮云渺天末。
出自:胡应麟的《别司马汪公八首(其二)》
-
终老楼居意不移,辞楼浮海又何为。
出自:郑孝胥的《秋风》
-
梦中说梦不自知,真幻凭君为决别。
出自:成鹫的《答庞策斯兼柬冼厚光孝廉》
-
飞素自知衔匹练,晕红争似织鲛绡。
出自:欧必元的《十七萧》
-
自知根蒂从来固,誓不飘零满砌墀。
出自:卢宁的《赏菊次韵二首(其二)》
-
卧龙何处所,归雁自知更。
出自:陆深的《湖泊阻风》
-
闲是等闲非,沈迷不自知。
出自:薛季宣的《读史》